FAIL (the browser should render some flash content, not this).
FAIL (the browser should render some flash content, not this).
 
  俄超级钻石矿澄清六大疑问

俄超级钻石矿澄清六大疑问

 
 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毕立君:
  俄罗斯珀匹盖“钻石”矿报道出来以后,在行业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。我们对此也很重视,一直在密切关注。珀匹盖“钻石”矿的相关信息在传播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,为了避免公众产生混乱,需要及时澄清。我们迅速召集了相关矿业专家组成研究团队,积极进行 调查了解,并据此搜集整理成一份研究报告。希望通过和《中国黄金报》的配合,能把正确的信息传达给业内。
 
 
 
 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柯捷:
  目前为止,我们还没有获得俄罗斯珀匹盖陨石坑里的矿样,暂时不能确定珀匹盖陨石坑里“钻石”的真实情况。我们的研究团队现在正积极地联系俄罗斯方面,希望尽快拿到矿样进行分析,更加宏观阐明事实,平息由此而给行业带来的风波。我们一旦获取了矿样或新的文献资料,会和《中国黄金报》合作正式公布给业内。
 
 
 
  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首席研究员陆太进:
 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,俄罗斯珀匹盖“钻石”矿严格来讲应该是金刚石、朗斯代尔石和石墨的混合体,并没有大颗粒透明的宝石级钻石。
  9 月17 日英国《每日邮报》一篇报道的中文译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涉及俄罗斯日前公布的一个珀匹盖(Popigai)钻石矿。该矿发现于20 世纪70 年代,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个直径超过100 公里(60 英里)的陨石坑内,“储量估计超过万亿克拉,能满足全球市场3000 年的需求”。此报道在国内引起巨大震动,一时间谣言四起,在以讹传讹中,类似“钻石即将大白菜价”的言论也开始甚嚣尘上。
  《中国黄金报》记者对此重大事件作出快速反应,通过对业内专家的采访,于9 月25 日发出《“万亿克拉钻石矿”疑点重重》的报道,澄清了《每日邮报》译文中存在的误导,纠正了一些出现的错误,得到业内的极大肯定。
  为了进一步追踪事件的发展,了解更专业、更权威的信息,记者拜访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毕立君、柯捷,并在首席研究员陆太进的指导下,获取了关于俄罗斯“珀匹盖”陨石坑“钻石”矿更清晰的认知。
  不严谨报道引发六大疑问
  交代完珀匹盖“钻石”矿事件的新闻背景后,陆太进谈起俄罗斯珀匹盖陨石坑“钻石”矿引发的6 个问题:消息是否真实?该“钻石”对世界钻石市场有何影响?该“钻石”的矿物组成是什么?该“钻石”是怎么形成的?该“钻石”的物理特性?储量及经济价值如何?
  在以上问题中,有些是《中国黄金报》已经在9 月25 日第一篇相关报道中解决的,有些是在第一篇报道中仅有涉及,尚不确定的。在陆太进的讲解下,记者确定了第一篇报道中还不能确认的一些信息,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  在第一篇报道中,《中国黄金报》追根溯源至俄通社- 塔斯社(Information Telegraphic Agency of Russia-TASS)9 月16 日中午发布的新闻稿——《每日邮报》的报道即来源于此。俄罗斯公布珀匹盖“钻石”矿的消息为真,但是《每日邮报》的报道显然不够严谨,在传播中出现了多处误导。首先,所谓估计超过万亿克拉的储量,实则并未探明,而且没有相关信息来源。其次,满足全球宝石市场3000 年的需求也实属夸张,实际上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,珀匹盖矿不可能对宝石市场产生影响。
  误导并不仅仅出在文字中,《每日邮报》的配图也极具误导性。两张配图中,一张有明显的误导性:手捧大颗粒钻石的配图来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某金伯利岩型钻石矿,并非珀匹盖“钻石”矿所产钻石;另一张则更是出现了错误:关于珀匹盖陨石坑的配图,实际上是加拿大曼尼古根(Manicouagan)陨石坑的照片。
  第一个误导性配图中关于雅库特钻石矿钻石的照片,误导了很多人以为这些大颗粒钻石产自珀匹盖,事实上恰恰相反: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开始的研究,就已经发现陨石冲击不可能形成大颗粒钻石。虽然第二个配图错误并未造成严重的行业错误认知,但是却从侧面进一步反映出《每日邮报》报道的不严谨性。
  可以说,正是《每日邮报》不甚严谨的报道,引发了行业关于珀匹盖的种种错误认知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研究团队,对上述6 大疑问一一澄清。
  朗斯代尔石并非金刚石
  陆太进开门见山地讲,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,珀匹盖矿中有三种碳元素矿物,即金刚石、朗斯代尔石和石墨。报道中发现的硬度超过钻石的物质叫朗斯代尔石( 又可称蓝丝黛尔、Lonsdaleite),其和金刚石一样同属于碳晶体,但是分子结构非常不同,物理性质也就有所差异。陆太进进一步介绍,目前已知的碳元素晶体结构类型有8 种:
  金刚石、石墨、朗斯代尔石(六方碳)、C-60、C-540、C-70、非晶碳、纳米碳管。8 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形成了8 种不同的碳单质体,其物理性质如硬度、颜色等都有所不同。
  相信很多初接触化学的人会有印象,当化学老师认真、严肃地讲石墨和钻石的成分同是碳以后,很多人会露出惊讶表情。惊讶来源于观念的颠覆和由此带来的无穷想象。确实,人们很难想到,石墨和钻石这两种颜色、硬度、价格截然不同的物质,竟然同是碳单质,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。
  低廉的石墨和昂贵的钻石的关系,能让人联想起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,比如说火与水、石头和玉石等。如果把对两者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惊讶的阶段,去深入研究,就会很快发现,原来是分子结构的不同,赋予了两者不同的物理性质。
  朗斯代尔石和金刚石的关系也大类如此,同为碳单质,但是分子结构不同,形成了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物质。金刚石是立方晶系,朗斯代尔石却是六方晶系。
  朗斯代尔石有人称为“冲击钻石”,颜色黄色到浅棕色,在自然界中极其罕见,大都是流星上的石墨在坠入地球时,被撞击时的巨大压力及热量改变,形成朗斯代尔石。因为转自石墨,朗斯代尔石还保留了石墨平行六边形晶格的特点,构成立方的六方晶格。
  朗斯代尔石确实硬过钻石,世界上最硬的三种物质里,排第一的是纤锌矿型氮化硼,第二是朗斯代尔石,第三是金刚石。目前朗斯代尔石发现于以下几个地方:美国的亚利桑那、新墨西哥,中国的辽宁瓦房店和俄罗斯的珀匹盖。珀匹盖矿中产生的物质很复杂,是多晶质集合体,既有朗斯代尔石,又有金刚石,两者具体的比例如何,尚未可知,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现阶段不会对宝石市场造成任何影响。
  对工业金刚石影响也不大
  陆太进告诉记者,朗斯代尔石发现于1967 年,按照矿物组成命名为“六方碳”,其商业用语包括朗斯代尔石、蓝丝黛尔石、六角钻石等,宝石学名称目前还没有,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议称之为碳晶石。严格来讲,珀匹盖矿应为陨石撞击形成的多种碳元素矿物矿床。
  详细了解了珀匹盖矿的情况后,不难发现,此次事件是一个珀匹盖矿被神话的过程。首先,号称超过万亿克拉的储量,其实尚未探明。
  陆太进博士告诉记者,珀匹盖矿中朗斯代尔石并不来源于流星,而来源于珀匹盖矿里的片麻岩所含石墨,陨石撞击点的片麻岩仅含1%的石墨,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有多少能转换成朗斯代尔石。实际上,陨石撞击形成的晶体多集中在12 公里至13.6 公里的半环带的撞击中心,并不如《每日邮报》刊登的100 公里那么夸张,满足市场3000 年的需求更属臆测。
  其次,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,目前仅有少量朗斯代尔石在陨石坑中发现,储量未知。撞击形成的晶体多为诸如0.18 毫米左右的褐色小颗粒,而且结构变形严重,晶格缺陷多,无法达到宝石级别,更枉谈影响宝石级钻石市场。而即便最后的勘探结果发现珀匹盖里含有大量工业用钻石,对工业用钻石市场影响也不大,因为根据美国地址调查局2010 年的数据,98.6%工业钻石来自高温高压(HPHT)合成,只有1.4%天然工业用钻石。目前的合成钻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成本也较低,可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。